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32 (第1/2页)
成屿招呼人坐下吃饭。自己家里没有什么食不言的规矩,成屿随口跟韩泽聊了两句。 二人说起蒲州事务,成屿才知道韩泽这几天在忙些什么。 “你是说蒲州实际守备只有两千?”成屿听到这个数字还是相当震惊。蒲州好歹也是边防重镇,怎么会只有这么点人。 韩泽无奈地点点头,“其实整个西南地带满编士兵一共也只有三万人。但依我看,朝廷轻视西南已久,官员巧立名目,真正估计连半数都不到。” 成屿在蒲州这些日子也看出一些,按理来说他的工作不可能这么轻松,偶尔与同僚谈起交趾,也都是一派不屑,完全没有将朝廷的提醒放在心上。 可见蒲州,或者说整个西南地带都处在一种无所用心的状态。 成屿叹了口气,给韩泽夹了一筷子菜,接着问道:“所以你这几天都是在忙扩军一事?” 一提起这个韩泽就更加头痛,他是因西北战功而提拔到这里,既不是本地人,又没有年纪资历,难以服众。 若是要整肃军队,少不了要牵连这里的官员,别人岂能让他如意。 “弄不出什么名堂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韩泽闷了一口酒。 “莫要cao之过急,不如先打探打探州中各官,我听说知州余裘是曾经范大人门生,或许你能借着韩将军的名号去见上一见。” 韩泽知道韩将军曾经受过范大人的恩,只是做官不比行军打仗,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,得了成屿点拨才明白,顿时一喜,“那好,我明日就去。” “你可别空着手,余大人是个清正文人,去我屋里挑几件东西带去。” 吃完饭,成屿从箱子里搜出一块砚台给韩泽。 只见这块砚台石色碧绿、晶莹如玉,一看就是上好的料子。 韩泽放在手里掂了掂,“这是洮砚?” “嗯。我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买到的。” 韩泽暗想这砚台一看就不便宜,要将价钱补给他。 成屿将砚台一推,“你的事要紧些,大不了以后你再寻些别的好玩物什给我就是了。” “好。那先生还有什么嘱托?” 这家伙来这取经了呢。成屿也不藏着掖着,把这几日打探的事情都跟韩泽说了,又教他如何行事不出错。韩泽听得认真。 言罢,眼看着两个人说话忘了时间,夜都深了,韩泽连忙起身请成屿回去休息。 成屿打着哈欠走出门,兴许是坐太久的缘故,成屿的膝盖有些刺痛,他弯腰锤了锤。 韩泽一见,连忙走过去,紧张道:“先生可是腿疼了?怪我,一来这里就忙忘了。” 成屿看他自责,笑了笑,“走一走就好了,没事。” 韩泽还皱着眉,眼神仿佛要将他的膝盖盯穿。 “我明日就去找大夫。” 韩泽的执拗成屿老早就习惯了,甚至还颇为受用,他自己不太在意这些,有个人记挂也好。 “好好好,都听你的。那现在劳驾韩大人扶我去房门?” 成屿开了个玩笑,韩泽脸色稍缓,伸手将人胳膊架住。 次日,韩泽去衙门当值,午时官差把饭送进来。 韩泽一边吃着,一边想着事,突然开口:“诸位大人不知这州里有没有好点的大夫?” 几个坐在下属的官员闻言说道:“保康街的王大夫不错,知州大人也常请他上门。” 韩泽道了谢。 “怎么,大人身子不爽利?” “不是,替别人找的。” “哦?是成参军吧。” 韩泽诧异,他记得他从未在同僚面前提起过成屿。 看出了韩泽的奇怪,一位胖胖的官乐呵呵道:“刺史大人行事低调,赁了东街的宅子也不办个酒。” 顿时韩泽心里就有些不悦,但面上不显,“参军不适应西南气候,我便问问。” 一顿饭吃得没滋没味,韩泽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