蚍蜉_15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15 (第1/1页)

    曹亢这边在察理公使钱账目,那边皇帝也收到了韩岳的自陈书。说起来本朝皇帝虽然弄权不大行,但难得耳根子软,朝中大臣的直谏也大多听得进去。

    自陈书一到,陛下就在朝堂上放了口风,“镇北统帅韩将军去日上了自陈书,诸位不如看看。”身边的内侍立刻拿起高声念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......兵兴以来,麾下皆忠勇材武。......陈涯等人皆无欺隐之情......臣为武人,不通法律,失于检点......”内侍念完,朝堂上又是一派争论之声。

    皇帝被吵得不耐烦,干脆挥手退了朝,独留下几个大臣商议。

    “陛下,依臣看,这符文叔、张谅、梁石经,都是入过翰林的,此番作为实为难堪,但韩岳及一干武将却实在是些泥腿子上来,在账目上有所疏忽也情有可原。”说话的是章事贾昌会。因为此人私德有碍,平日里没少被郑简抨击。

    郑简依然坚持,“赏罚,朝廷方可令天下。若此事就此作罢,恐怕混乱国法,不足以惩戒善恶。若陛下私心放过,那臣只好辞官回家了!”

    皇帝被郑简气个半死,几乎是要忍不住骂道。如此,两方人在朝堂拉锯数日,曹亢的调查也送到了。

    曹亢此人严明,在渭州数日,虽然私心上对韩岳为人已经有些信服,但始终以证据为要,有许多对不上账的地方,历时久远,证人、字据难免疏漏,韩岳自陈也当不了真。但在上疏时,曹亢还是稍微替韩岳说了几句公道话。

    成屿也时时刻刻关注朝廷和曹亢的动向。他深知难以撼动曹大人,在得知曹大人即将回京述职时,连忙命人追上马车。

    韩泽一路跟着他,到了地也顾不上许多,就将成屿抱下。

    “何人拦本官车架?”

    成屿焦急地说道,“小的斗胆,是个因疾入不了仕的举子。外乡人在渭州几年看得自然比旁人明白,听闻近日一些风波,特写书信一封,请曹大人一观。”

    曹亢掀开帘子,入眼的是个二十上下的青年,容姿出色,即便坐在轮椅上也难掩清雅之态,话语间不卑不亢,让人很难心生厌恶。曹亢接过信,又多看了他几眼,“你是举人?”

    成屿一笑,毫无芥蒂的说道,“洪庆六年,士子夜间遇害一案大人或许有所耳闻。”曹亢一愣,“竟是你么?”

    说起此事,当初在朝上也是有一番波动,谁也想不到会有贼人如此胆大敢在天子脚下残害新科举子,更离奇的是贼人至今未归案。

    曹亢向成屿点点头,“好了,本官会看的,但结果如何还得看圣上裁决。”

    成屿大喜,向曹亢拱手称谢。

    成屿故意挑这个时间来给曹亢送信,又不言明自己身份,想来曹大人也没什么闲心问韩将军府上夫子是谁,这样才能将韩将军摘出去,否则有求情之嫌。

    那封信上没有为任何人开脱之意,全是成屿这些年在渭州了解的守边屯田、建筑堡寨政策,字里行间隐晦提到一些安抚百姓、收拢番人之事,只要能让曹大人明白边关人情难做,处事不易就好。

    曹亢也是做官多年,看完还有不懂的,感叹之余不免对成屿又多了一点惋惜之情。文章质朴不做作,残疾之身却依然挂念国事,若是顺利登科......

    凡是清正官员难免有些爱才之心。

    成屿满意的回了将军府。路上成屿一直挂着笑,韩泽倒是面色不好。成屿推推他,“别担心,几位将军不会有什么事的。”

    韩泽掩饰的点点头,但他不舒服的不是这个。他很相信先生的本事,只是先生刚刚谈及旧事,韩泽在一旁听到心里都狠狠一跳,又回想起在华京城的那段日子,那时的先生病骨支离,死生无望,与如今简直是两样。

    入秋了,宫里的裁决下来,果然如成屿所料,几位涉事的将军并无大的惩罚,符文石和另外一位知州被贬官去了南方,结果已经算是皆大欢喜。成屿惴惴不安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