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19 (第1/1页)
韩泽揣着颗七上八下的心回了院子。成屿虽然渐渐能走了,但出于一些考量大多时候还是待在院子里,不大出门。 韩泽进屋唤了一句先生,成屿推着轮椅过来迎他。“在外面几天可好?” 韩泽蹙了蹙眉,没回答,“怎么又坐上轮椅了?” 成屿微微笑道:“不打紧,就是郑大夫说不可久站。”韩泽松了口气。 左右待在府里也无事,韩泽就邀请成屿去外头逛逛。成屿睨了一下他的神色,恢复如初了,心想果然还是孩子心性,过了几天就好了。 就这样,韩泽背地里受着煎熬,表面二人相安无事一直到五月份。 眼看着天一日日热起来了,韩泽倒是渐渐平静下来。自新年过后韩泽就十七岁了,军营里被当做大人使,渐渐忙了起来,先生腿伤渐愈,也不常需要别人帮忙。二人的交集少了许多。 如此也好,省的自己一时克制不住,泄露了什么,让先生为难。韩泽想到。但偶然还是会失落,因为先生如今不用他再小心照顾了。 外调的时间上个月就到了,但韩泽一时也没想好该去哪。韩启很坚定的选了会州,夫人知道后,面上没显什么,讷讷的说了几句好,背地里却偷偷抹着泪。 这一年多大家都有意不提大哥,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,但至亲之死焉能无动于衷,都是哀悼下的掩饰。韩启铁了心要去会州带回韩咏不归的灵魂。 韩泽最终选了庆州,庆州距离渭州有几千里,由于条件比西北部更为苦寒,连北夏人都不常侵扰。但韩泽不是因为想省力才去的,恰恰相反,自从北夏人在会州失利后,有敌军探子来报北夏似乎有意转攻庆州和周边几府。 庆州兵力孱弱,军官不为,早就懈怠了,朝廷也不大重视,北夏转攻此处,左不过是因为这几年没有功绩,几个主战的王族势力有所下降,想要借此一雪前耻罢了。 韩岳得知后,也没多说什么,庆州的局势或许比文书上的调查更为艰难,韩泽此去不容易。 很快就要整装出发了,韩泽这几天忙里偷闲的整理一些东西。其实也没什么好整理的,几件衣服,一些鸡零狗碎,只装了一只小箱子就没了。韩泽当然不可能说每天往家里跑几趟是为了多看两眼先生。 他最近倒是坦荡了许多,反正自己马上就要走了,庆州路遥,军事繁忙,他恐怕是得三五年也回不来。或许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和先生那点师生情谊都要淡薄了吧,想到这里韩泽心里有点苦涩。但转念一想,或许连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,若真是这样先生也好少为自己难受点。 韩泽自确认自己心意之后从未质疑过,即便他知道自己不正常,知道这份感情隔着不可跨越伦理纲常,但他也明白他永远都不会告诉先生,不会让任何人为难。只要先生不知道他们就永远都是师徒,他还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他身边,也不必连累先生遭受他人的诋毁。 先生这么好的人,合该接受最好的东西,众人的赞誉,百姓的信服。韩泽知道他在做的事情,他也知道韩将军不可能摆着他一个有用之材不用,将来他一顿会走得更高更远。届时,官位功名、金玉良缘都会有的。 韩泽想到这里,他惊觉自己只有一点酸涩和欢喜而不是怨恨嫉妒。原来爱慕一个人到极致的时候只会满心满眼希望他好,以至于委屈自己也毫不计较。 韩泽自嘲的笑笑,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?他还真是疯的不轻。 成屿知道韩泽要去庆州后,见人连日的忙起来也不去打扰他。私底下替他备了一点东西,“可惜今年赶不上你的生辰了,提前过也不吉利,给你备了点东西,或许用得到。” 韩泽接过包袱,也没拆开,稍一掂量就塞到箱子里了,成屿在旁看到说:“你倒是挑着有用的放,箱子可沉。” 韩泽蹲在地上收拾,闻言仰起头冲成屿笑道:“先生给的我都要带。” 成屿一时无言,也就随他去了。 待到真正临走那日,成屿不顾劝阻一定要送几个学生到城门外。孙节这个学生成屿印象深刻,是在讲齐王和淖齿那一课上,这孩子有些执拗,也不知是好是坏,成屿免不得又要叮嘱几句。 “先生您倒比我阿娘还担心。”孙节怎么说也是个大人了,叫先生当众抓着嘱托还是有些不好意思。 成屿笑开,喟叹道:“那我便不说了,眨眼的功夫都长大了。” 众人面前韩泽不用避嫌掩饰,他直直的盯着成屿看,旁人也只当是师生情深。几个人互相告别,正翻身上马的时候,韩泽突然停下。他转身又看向成屿。 “怎么了?” “先生,泽远去庆州,不知何日再归,先生独身一人……”韩泽张了张口,似乎有许多话想说,最后在嘴边一转,还是一句“万万珍重”。 春天,他希望先生记得倒寒时添衣;秋天,希望先生记得夜里关窗;冬天,希望先生记得好好带护膝…… 至于夏天,他生在夏日,能不能自私的渴求先生能多想他一点。想起在遥远的边关,还有这么一位……学生。 韩泽跨上马,就再不看成屿一眼,因为,爱恨嗔念都明晃晃的在眼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