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239.奇怪 (第1/1页)
走进大门就是一块巨大的空地,停着好几辆车。 张叔也挑了个位置把拖拉机停下,三人拿着刚买的食物,边吃边往里走。 这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大棚,其实人并不多,但堆放的货物确实不少。 “这么多菜就这么堆着,不用油布盖,也没人看。这要是被人顺走个十来斤的也发现不了,这心也真够大的。”张叔啃着馒头,嘴里嘀咕着。 宁秋抬头看看顶棚又看看四周,总觉得这里和自己想象的差太远。 “宁秋,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?” 从刚才宁慧敏就发现宁秋的表情很奇怪,两个人一起住也好几个月,多少也有些了解。 “你不觉得这里奇怪?” “那里奇怪?我觉得还好啊。” “你想,这里的收购价比我们市场贵,卖出价也比我们市场便宜,那生意岂不是非常好。可你看这里,根本没几个人,而且管理松散,根本看不出生意好。” “哎,秋丫头,经你这么一说,我也觉得不太对劲。这几个月咱们农贸市场的生意大不如前,可就算这样还是要比这里热闹。” “你们再看顶棚,那个角!看到了吗?”宁秋指着左边。 宁慧敏抬头看了半天,“怎么有那么大一条缝?” “不止那里,一路走来我看到好几处。还有……这么大的场地连一道水泥墙都没有,除了一个顶棚之外,可以说是半开放式的。” “这能说明什么?” “除了大门和围墙还像点样子,集贸市场本身上几乎没花什么钱,而且建造的很仓促。” “嗯。”宁慧敏和一旁的张叔连连点头。 “我们去问问售价。” 往里走了很长一段距离,才看见远处有个男人正用铁锹产着一堆土豆。 张叔看了直皱眉,“这么干,不把土豆都给铲坏了吗,这人怎么干活的!” “张叔,你带烟了吗?” “带了,丫头问这个干嘛?” 宁秋对张叔说了几句,又指了指在铲土豆的男人。张叔点点头,换了一张笑脸走了过去。 宁慧敏看着那边,在宁秋耳边小声问。“你让张叔去干吗?” “打听一下这里蔬菜的批发价。” “哦。” 只见张叔掏出烟,递了一根过去。男人笑眯眯的接过,两人一边抽着烟,一边聊着什么。 过了得有十多分钟,张叔才皱着眉回来了。 宁秋连忙上前问,“张叔,价格打听的怎么样?” “这里在搞啥!收购价比我们的农贸市场贵三四毛,有的甚至贵五毛。可这里的批发价却比我们那儿便宜,还不是便宜一点点。我算过了,这么搞,恐怕连车子的油钱都不够!” “张叔小声点,被人听到就不好了了!你问过这里的老板是谁吗?” “这倒没问。” 宁秋看看周围,“走,咱们先离开这。” 三人离开集贸市场,开着拖拉机回到了镇里。 “秋丫头,你有什么打算?” “咱们得弄清楚这个集贸市场的老板是谁,如果直接问市场里的,会让人起疑心,但……双塔县我们又没熟人。” 张叔一拍大腿,“这还不容易吗,让村长去打听啊!你是不知道,为了办农贸市场和公司,村长和县里的几个干部混的可熟了。让村长想办法打听打听,应该能打听到。” 眼下也只能试试了,“那行,回去我和村长说。” 三人返回下山村已经是大晚上了,这一整天大半时间都花路上了。三顿饭只吃了一顿,还是边走边吃。 回到院子宁秋硬是把张叔留下,亲自下厨做了碗油泼面,外加两个煎鸡蛋。 “叔,今天真累到你了,饭都没好好吃。太晚了也来不及做什么,就凑合着吃碗面垫垫。” 张叔原本想回去吃,但一闻到那味儿,就挪不动步了。 “呃,呵呵,这怎么好。开个拖拉机哪儿会累到,再说这事儿本就是咱村的事儿。” 两个丫头回家时,老两口和宁诚夫妻都听见动静出了屋,这会儿都坐在堂屋里陪着。 “秋啊,你和慧敏也快吃,都饿了吧。”朱熹妹催促着。 三人端着大碗一通吸溜,整间堂屋就听见三人嗦面声。 等三人吃饱喝足,边上一直等着的宁诚终于忍不住开口问。“你们今天打听的怎么样?!” “那个算什么集贸市场,真不知那老板怎么想的!”张叔愤恨的说着,边从口袋掏出烟。 宁诚眼疾手快的把自己的烟递了过去,“抽我的。” 张叔笑着接过,点燃深深的抽了一口。“哎……那地方从外面看还挺像那么回事儿,可里面简陋的很,不是宁丫头提醒,我还真没看出来!” “怎么会简陋?” “爸,你是不知道!”宁慧敏接话道,“那地方四面透风,就一个顶棚。粮食蔬菜就那么一堆堆的放在那里,也没人管。” “啊?”张何萍听后也吃惊,“不是说那里的规模比我们的市场大吗?” “大有啥用,进去走了半天连个人影都看不到!还有那批发价……哎!” 宁诚急问,“批发价怎么了?” “就拿土豆说吧,咱们是八分收的,批发就是一毛三。他们可好,收购价就是一毛,批发一毛一,这一斤才赚一毛。而且他们是开车上门收货,就赚这点恐怕连来回的油钱都不够吧!” “这价格也太……”宁诚也懵了。 张何萍问,“双塔县的那家究竟是谁开的?” “当时我们也没问题,秋丫头说,直接问市场里的怕人会起疑心。想着回来让村长打听打听,他和县里的领导熟,说说好话让领导帮忙打听一下。” 看见大伯满面愁容,宁秋劝道。“大伯,这事儿不用急。我们农贸市场也不只有批发,这不还有零售嘛。等村长那边有了消息,我们再想对策也不迟。” “哎,行吧。” 第二天张叔把事儿和村长说了,村长听后也觉得奇怪,哪儿有这样做生意的。 “那我今天就去县里托托人。” 托人的事费了一番周折,依然没办成。最后还是宁秋花大一百在县里买了个小巧的录音机作为礼物,劳烦村长再跑一次。 果然有了敲门砖,办事就容易多了。没几天功夫,村长就收到了回音。 “秋丫头,我打听到啦!”一进院门村长就吆喝着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