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行歌篇11 (第1/2页)
九华之鉴的选址位于津阜城的城东,一座面积不小的小楼,因着这房子的主家是从陇西治所卸任回乡的官员,故而小楼建有三层,取名【文华】,近八年的九华之鉴皆是在此举办的。故而,九华之鉴也被称为文鉴。 文华楼需凭帖而入,每年的请帖都会由马家统一发出,请帖的制式、发放的日期以及发放的人员以及收取请帖的详细都会记录,以防有鱼目混珠的情况出现。 “听说今年的文鉴与往年的不大相同呢。” “相同不相同的,并不重要,反倒是不知马家会捧着哪一家登上文鉴的顶峰了。” “前年是安故的方家,去年是襄武的皇甫家,今年我倒觉得首阳会拔得头筹了。” “也不尽然,狄道此次柴家与辛家都派了人来,怕是会争得很厉害了。” 楼中三五成群的皆是在偷偷猜测着此番九华之鉴的结果,冯权听在耳边,虽不大清楚其中的胜负是如何评算的,但也知这所谓的文鉴之顶所能换取的利益,可不只是这些宝物,怕是会有更大的利益交换在其背后。 九华之鉴的具体皇甫同他讲了一些,与赌卖大同小异,皆是价高者得。 “冯君。”马静息得了马彦的指令,今日只需照顾好冯权一人便可。 “小郎今日怎得清闲了?”冯权见是马静息,不由得笑了。 “托了冯君的福。” 冯权挑眉,“马家的贵客应是不少。” “良在莠中,自是无可比拟的。”马静息笑着,相较那些贵客,他倒是更愿意同冯权在一处。 冯权哑然失笑。马静息能有这样的态度他倒是不惊讶,但是马彦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呢? 前一日,马静息突然来请他,他虽不大想见马彦,但又不好驳了马静息便跟着去了马家的老宅。 喝过了两盏茶,冯权才终于忍不住看向了上座的马彦,轻轻扯动了嘴角,“不知马彦先生寻晚辈前来所为何事?” 马彦不慌不忙地抿着茶水,“老朽还以为冯君不会前来的。” 冯权冷哼,“先生料事如神,故而才会让马静息来请人吧。” “不愧是声名在外的冯君,看来老朽并没有找错人。” 冯权一顿,“先生什么意思?” “冯君的大名,老朽还是听闻过的,能被称为‘陇西慧眼’的,自然不会是徒有虚名的。” 冯权面上淡然一笑,心里却不由警觉,这什么‘陇西慧眼’一说,也不知是什么人传出去的,就连对于宝物不甚了解的阿云都知晓这个名头。“那马彦先生自然也该知道,这一双慧眼并不是谁人都能使动的。”特别是你……冯权暗自腹诽。 “德林之事冯君想必是感兴趣的。”马彦笑。“老朽只想做个交易,你我都能得到彼此想要的。” 冯权却是面色一变,霍然站起,“你竟然拿他的事来作为交易的筹码!” 马彦神色如常,面上丝毫没有愧疚之色,“他不会在意这种事的。” 冯权咬牙切齿,“那些事德先生自然会说与我知,马彦先生怕是白费心机。” “他是不会同你讲的。” 冯权冷笑,“你又知?” 马彦一脸笃定,笑得很是轻松,“你虽受他教导,但并不了解他,不是吗?” 冯权无从反驳,他不是没有问过德先生,但他到头来也只是知道马彦这个名字而已,德先生对于这件事似乎讳莫如深,更不会说给他听。 “冯君如今能否考虑老朽的提议呢?” 冯权满肚子郁气,但不可置否,马彦的确是个聪明的,他若是此时发作了,反倒会叫人看轻了。想着,冯权忽地笑了起来,慢悠悠的撩着身上繁重的重衣,坐了下来,“不知九华之鉴上需要晚辈做些什么?” 马彦瞧他猜出来了,也不再绕弯子,“此次九华之鉴的重点是金器,不知冯君对其可否了解了。” “哦?”冯权轻笑,“马彦先生竟不怕我会从中作梗么?” “你既受德林教导,便不会做出这等事来。” “你对他倒是知之甚深。”冯权哼笑,“只是马彦先生此番做法未免叫人齿冷。” “老朽说到底,也只是个生意人罢了。” “冯某也是个生意人,为商者利益为上,自是无从指摘的。”马彦如此做法大约也只是为了给马静息铺路罢了。“此事,冯某可以相助,但只限马静息一人。” “如你所愿。”马彦点头。 “德先生的事,晚辈……”冯权深吸了口气,苦笑,“他既不愿我知,我便不必知。总之,最终,可是你辜负了他?” 马彦笑意敛去,郑重地开口,“是。” “那便够了。”冯权站起了身,揖了一礼,示意欲走,马彦也只是扬声唤来了马静息。 冯权听着马彦吩咐了马静息许多琐碎的事,有些不明白他为何会辜负德先生,但个中原因已然不再重要,德先生在外二十多年孤苦伶仃,是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的。 “冯君请随我来。”马静息拱手,冯权应了一声。 这可能会是最后一面,他已经不想也不会再见这个人了。 冯权突然回头看向了在矮桌后正襟危坐的马彦,不禁想起了德先生在道庐里形单影只、茕茕孑立的身影,“马彦先生。” “德先生居于临洮一事,你从始至终都是心知肚明的吧。” 冯权随马静息到了第二日便会举行九华之鉴的文华楼,对上了马静息,冯权心中的郁气多少平复了一些。 文华楼一楼的正中是一间守卫森严的巨大仓库,九华之鉴的进行是在二楼,一楼则是以存宝为主,马静息带着人进到了仓库,库中陈列着大大小小、形态各异、真假交错的物什,便是识宝无数的冯权见了此景也不觉眼前一亮。 “王父吩咐一切都听从冯君的指令,还望郎君不吝赐教。”马静息一揖到地,礼数周全,冯权也不再想马彦的事。 “此次送来九华之鉴的金器共有二十九件,其中礼器、重器、明器均有,先前父亲已请人将其相看过,大致按贵贱分了出来,眼下只需冯君挑出其中的珍品即可。”马静息一边说着,一边领着冯权走到了存放金器处,冯权掏出了帕子抓起了其中的一柄短剑,仔细看着。 “往年都是何人在做此事?”马家举办九华之鉴也不是一年两年了,总不该连会相看宝物的匠人都不曾供养吧。 “往年都是漆器陶器,家里有匠人负责着,父亲和王父也都会相看,因一时间好的金器匠人不大容易寻找,但今年金器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