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23章 (第1/1页)
“殿下,那边还在分类编纂,殿下可有兴移步一观?” 马怀素又意识到齐珩在侧,忙道:“不知陛下可有兴?” 齐珩看向江式微,见江式微眸中期盼,笑着点了点头。 编书的官吏见齐珩江式微入来忙行礼,齐珩扬了扬手。 “现下臣等在编辑《文馆词林》一书,收录自先秦至本朝的各体诗文,摽末之功,让陛下殿下见笑了。”马怀素苦涩地笑了笑。 “见笑倒没有。” 江式微随后又道:“对于一本书来讲,编者有时比作者还要重要。” “作者作书,是将自己的意志书写于此,而编者编书,考虑的不仅是作者更是阅者。” “编者的举心动念,对于一本书来讲何尝不是重要的呢?” “有时编者改动一字,于后世之影响便不可估量。” 江式微边说着,边走到了那小吏案旁,瞧见上面的字,指着字,道:“你这里就写错了,此物最相思【3】,你写为此物最相里,便已无解。” 小吏意识到自己的写错之处,忙更改过来,朝江式微俯身叩首。 正如江式微所言,编者的一字之差,于后世之影响便不可估量。 齐珩看着江式微,眼含笑意。 他的锦书,确实很优秀。 就她方才之言,没几个人能说得出来。 马怀素看向江式微的眼神已变,与他看向齐珩时的眼神一般无二。 是发自内心的崇敬。 因为很少能有懂他们的人。 江式微便是一个。 人人都觉得他们没什么用,毕竟编者不如作者是人尽皆知之事。 一本书,人们只会记得作者是谁,却不知编者姓甚名谁。 而江式微却为他们正名。 只此一席话,让马怀素热泪盈眶。 临去时,还说等这批类书印好,便送一份至立政殿。 齐珩低头在笑,江式微疑惑地看向他:“你笑什么?” “青山就在我身侧,我如何不笑?”齐珩道。 “谁是你的青山。”江式微稍稍羞赧。 “你不承认也无用,左右我还有那本书和那个画轴。”齐珩笑得开怀。 江式微甚为无奈。 “马怀素方才提议,单独设立书院,负责搜书、校书、藏书,你以为如何?”齐珩看向江式微。 “听着确实不错。”江式微低头看着石砖。 “那设在哪里?” “这个还没想好,不过不急,具体事宜等从江宁回来后再商榷。”齐珩道。 “陛下,崔中令请求奏对。”高季看向齐珩。 王铎病逝后,中书门下的执政秉笔便由崔知温担任,他出身清河崔氏,年少时便进士及第,又曾外放数年,自是合适之选。 起初东昌公主的门客还阻挠多日,但随着齐珩的一锤定音便也不了了之。 然也没少给崔知温暗地里下绊子,不过崔知温处理这些游刃有余。 齐珩转身对江式微道:“高翁送你回立政殿,我先回去了。” 齐珩松手时,眼神带着眷恋与不舍。 他还真是舍不得与江式微分开一刻。 “好。”江式微轻声应道。 齐珩转身前,吻了吻她的额心,随后笑着离开了。 “高翁快回去吧,我自己回去就行。”江式微走到半路,笑着对高季说。 “臣还是送殿下回宫吧,要不然陛下可不会放过臣。”高季笑道。 齐珩对江式微的在意,方才便看出来了。 高季跟了齐珩这么长时间,从未见过他这般模样。 一直拽着人家姑娘的手,舍不得松开。 江式微回到立政殿后,高季便给齐珩复命去了。 紫宸殿内,齐珩瞧着面前之人,略有愁容。 崔知温道:“臣细看了近年来有关江宁郡的狱情卷宗,又派人细访过,确是与报至刑部的卷宗不同。” “江宁...”齐珩苦笑。 “你多留意些吧,过些时日朕便亲自巡幸。” “臣领命。”崔知温打揖,随后告退离开了。 齐珩捏了捏眉心,随后抬首瞧见角落的那幅画轴。 蓦然觉得,画中披蓑衣的男子是何其孤独落寞。 齐珩失神地喃喃出声,“东边日出西边雨...” 第058章江上清歌一 甘棠好容易抽了空,便到立政殿和漱阳他们簸钱玩儿,江式微在一旁抄着经书,而余云雁不知在桑皮纸上比比划划写着什么。 江式微将抄好的经书折起,放入银香囊中。 挂在衣裳上,随后看向旁边发愣的余云雁。 江式微温声笑道:“怎么发呆?” 余云雁尴尬地笑笑:“妾没太看懂这句话。” 江式微凑近瞧了瞧,随后道:“志之难也,不在胜人,在自胜也【1】,这句话在说,立志的困难,不在于胜过他人,而在于...” 江式微顿了顿:“胜过自己。” “要自信,才能克服万难。”江式微朝她浅笑。 余云雁点了点头,下意识地捏了下手中的书本:“可妾总觉得自己不够好。” 甘棠是从小陪着江式微长大的,如今是宫中女官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