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四十一章佛心 (第1/2页)
“我观你面sE红润,气sE如常,不似有伤在身要伤药作何。”谢若诗埋头翻找药物,语气中有一丝疑惑。 案面上散开的行李里有十多个瓷瓶,迷.药、毒药、伤药等一应俱全。 盗门前身与彩门有一段渊源,彩门主要以如真似幻的幻术戏法在江湖立足,俗称障眼法,实际施展起来除却特殊的手法外,还需药术加以辅助。 其中药术最为关键,通过各种药材起到迷惑人感官的作用,不过机缘巧合之下被盗门的人得了去,因也有利于本门营生,一直传授至今。 药术之道深究起来,b岐h之术可简单多了,毕竟无需于人看病,只需辨识些草药按照配方制药即可。 谢若诗平常接触的人较杂,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,经常也会配制一些秘药用作买卖。 “找到了。”她递来一个莹润瓷白的瓶子,脸上有丝自得笑意:“玉凝露,有止血化瘀,祛痕生肌之奇效,这新配的药还是西域得来的药方呢,保管用过之后伤疤全无,肌肤baiNENg细柔,吹弹可破……” 为彰显自己的药效好,谢若诗像个药贩子般浑不吝啬的乱夸一气。 花千遇摩挲着瓷瓶,眼底浮起几分好笑,这次她的招牌怕是要被砸了。 皮r0U上的疤痕年代越久,越不易消除,间隔两年能消个三四分便已是奇效。 虽然法显不会过于在意,但能消除一些就消吧,瞧着实在有些碍眼。 谢若诗见她神sE间的变化,心中一动,问道:“你向来独来独往,今日怎会和男子同道而行,他是何人?” 知她迟早会过问,花千遇如实回道:“当初在盛京城时你也曾见过一面,是天台寺的法显法师。” 闻言,谢若诗眼里闪过一丝惊讶,在她印象里法显是个佛理JiNg深,不涉俗事的高僧,怎会和花千遇一道同行,转瞬间想起两人在西域早已相识,也算是有些交情,不足为奇。 想明原因,心底不由生起一丝兴然,旁敲侧击的说:“原来竟是他,我听闻法显年少时游学,途经多地,所学涉及般若、涅盘、摄论、毗昙、地论、俱舍各个门类,几乎涵盖中原大半佛法教义,年纪轻轻便位列京城十大名僧之一。” “后感其律藏缺失,梵文译本不同,且有多处歧义,为求佛法真义远赴西方佛国,如今归来应广为传法,怎么有空闲远行?” 花千遇目光闪了闪,有一丝心虚。 事由她起,不然法显也不用渡什么情劫,只需安稳讲经说法即可。 思及此,心头升起一阵懊恼。 若是让谢若诗知道其中原委,指不定怎么嘲笑她。 见望来的目光愈发狐疑,随即含糊应付道:“说来话长,法师跟我一道是为了修行。” 谢若诗垂眸,若有所思道:“心X,悟X他一项不缺,况且凭法显如今的修为,还有什么需要修行?” “佛教的事我也是一知半解。”花千遇沉思一下,假意猜道:“学佛不是讲究什么缘法吗?或许是去求缘。” 谢若诗半信半疑的看向她,若单纯求法缘怎也不会跟花千遇一路,两人根本不同道。 不过,她也看不出多少端倪,看来想知晓原因还需从法显身上入手。 即便不追究此事,到底也要见上一面,道俗传言繁多,真人她也只远远的看过一眼,若是错过岂不是可惜。 “常听人说法显睿智温和,又善解迷惑,我也想见识下其卓然风采。” 言罢,悠然起身从案后走出。 花千遇目光莫名的看她,后知后觉的想。 这是挖墙角的节奏? 想起她做过的事,不无可能,旋即神情一肃,心底升起警惕,急忙阻拦道:“和尚而已没什么好看的,况且北燕国高僧云集,随意就能找到许多位……” 话还未说完,谢若诗打开房门。 霎时两道目光望来,空气静了一静。 屋内的两人一站一坐,腾戈抱着剑立在门侧,面sE冷峻,倒没什么神情波动。 坐着的那人一袭月sE僧袍,面容清隽,周身淡然明净,那温温的目光望视而来,看清眼前人时,眸光微一凝,疑sE渐生。 四目相对,谢若诗只觉得那双眼睛澄澈如水,让人心生宁静。 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的见法显,瞧着只b普通僧人稍沉静内敛,暂时还看不出什么神异之处。 佛道的名号能传到俗家中去,定然是名声盛极,应是不同凡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