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四百一十八章 吸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吸纳 (第1/1页)

    刘备领军走,董卓目视着刘备大军离去的背影,恨得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刘备这次把董卓得罪惨了,於情理来说,不管如何,董卓也算是以礼相待,可刘备却算计董卓普通三岁小孩儿。

    “我誓杀此人!”董卓愤怒咆哮,诸将噤声,不敢触其霉头。

    刘关张为虚张声势作戏给董卓看,把所有能站齐队列的兵都带走了,以防出意外,後军淄重队,特意往後又撤了七八里。

    李孟羲作为留守部唯一主官,他一点不敢放松,让车队围成一大圈布置车阵,让游骑频繁四处警戒,以防有什麽风吹草动。

    李孟羲本人,则高坐在一辆粮车之上,头戴盔,身穿小一号的步人甲,一杆旗帜放在腿边,凝望着远处,就待万一敌情出现,立刻挥舞起旗帜,下达作战命令。

    转眼傍晚了,大道尽头烟尘滚滚,有人影朝这边来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立刻警觉起来,立派游骑前去打探。

    游骑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两下碰头,稍接触了一番,李孟羲看到游骑朝挥旗示意,是刘备领军回来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悬着的心终於放下来了,他回头朝车阵中紧张兮兮的抱着刀枪的老弱妇孺喊了一句,“我大军已回,撒开车阵。”

    抬头又注意到天sE已晚,“准备紮营。”李孟羲又补充道。

    离了好远,刘关张三人就看到李孟羲布置的一大圈车阵。

    三人相视一笑,心说军师果然严谨,刚走开一会儿,他就全戒备上了。

    刘关张带的大队人马和後军会合,李孟羲咚的一声从车上跳了下去。

    见刘备第一眼,李孟羲就迫不及待的问,“那董卓是如何模样?”

    刘关张三人都笑了。

    刘关张三人能对董卓有什麽好印象。

    “董卓面善实伪,荒奢无状,看他治军散漫,实非统军义之人。”刘备道。

    这番评价,够低了。

    李孟羲奥了一声。

    要说,李孟羲对董卓可是好奇的很,他有种观猴儿的心态,想好好看看乱国的董卓是何模样。

    因考虑到要跟董卓起冲突,刀剑无眼的,刘关张三人就没带李孟羲,把李孟羲留在後军。

    李孟羲往刘关张身後看了看,问卢植旧部可带回来。

    刘备顺势就领着李孟羲去见过众人。

    刘备两下介绍,把李孟羲介绍给卢植旧部,也把卢植旧部一一介绍给李孟羲。

    听刘备介绍的时候,这边一个郫将军,那边又一个郫将军,这边一个千夫长,那边又一个千夫长。

    再看这一大群人,身上铠甲厚重,刀兵犀利,弓箭随身,一b之下,不知b义军的平均线高出多少,个个都是JiNg锐中的JiNg锐的架势。

    李孟羲这个看看,那个看看,脸上的笑意就没停过。

    意外之喜啊,赚大发了,卢植的班底算是挖过来一大块。

    以义军T量,安排个几百人,不是压力。

    又到了x1纳新力量安排新人员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义军自出涿州,大规模招降纳叛已有两次,如何去x1纳人力,已轻车熟路。

    按旧例,卢植旧部这快四百人,按权重,应是优先选特殊人才,如医官,兽医,军械匠人,铁匠等。

    这一部分,挑得三四十人,分别安置到木匠营,医营。

    而後,军中最多的人才,自然是军事人才。

    诸兵种之中,骑兵兵员最难得,所以,若一人骑术JiNg湛可为骑兵,且S术JiNg湛,可入弓营,又兼身高力大,长於角力,可为刀盾士,那麽,此人应该,优先选为骑兵。

    纵然是战马不够,骑兵兵员也应好好保存起来,哪怕藏着掖着当二线巡逻队用,也不能把骑兵兵员放战场上当Pa0灰用。

    前边文安县破城之後,青云山攻山之後,军中尽搜骑兵兵员,全部安置到了淄重队中,如今,无马的骑兵,有足有几百人。

    等一朝有马,立刻能组建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部队。

    卢植旧部之中,带着战马来的,有三十九人,就这一项,为军中多增了三十九个作战骑兵。

    有战马的诸将官,依旧例,并不让其继续带兵,而是塞进了关羽的骑兵队。

    早前商定好的人员安置方法,导致了军中骑兵队有越发JiNg锐化的迹象。

    看看现在关羽的骑兵队,都是什麽逆天的兵员,随便拉一个骑兵一问就是h巾渠帅,再拉一个就是h巾千夫长,现在卢植部将也全塞骑兵队里了,关羽手下作战骑兵,虽刚刚接近百骑,质量却高的吓人,几乎个个是将官。

    骑兵兵员优先安置,而後,次一级权重是,弓弩手。弓弩手对兵员素质要求b较高,要开强弓y弩,非力大之人不可为。

    从官军中挖来了大批百夫长,如何去安排这些低级军官,李孟羲也很犹豫。

    一方面,这些官军百夫长,水平还是有的,无论个人勇武还是统御能力,都非一般士卒可b。

    但另一方面,李孟羲觉得义军的T系,会跟大汉所有军队T系不相融。

    拿最基本的来说,义军准备以队列训练把全军打造成一个模板,全军一样的军规军律,一样的队列口令、作战口令。

    这样,军队不管谁来指挥,一套命令系统,能将所有军队用如臂使。

    而官军百夫长们呢,可能这个百夫长,喜欢刀一拔,带头冲锋,那个百夫长喜欢喊,“跟老子冲!”,再一个百夫长喊,“都给我冲!”

    口令不一。

    而义军的完整状态,应该是,不管关羽张飞刘备,亦或是任何一个百夫长,只要是冲锋命令,都是一样,只有“全T都有,冲锋!”

    全部口令都是一个系统,则就不会有这部人马换了个将领之後,就水土不服了的情况。

    李孟羲有此考量,故而,他就不打算用官军百夫长,就算用,也应该是把官军百夫长们重新进行一遍队列训练,将之纳入义军的T系。

    队列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全军推广的,而官军百夫长们,又是难得的人才,军中又是急用人之时,所以,百夫长们,全都塞到战兵中了。

    关羽部本有八百出头的战兵,今次卢植旧部,大半安置在战兵中,战兵扩至千余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